失控的邏輯課【Obedience】



作者:威爾.拉凡德(Will Lavender)
譯者:吳宜潔.曉陽
出版社:臉譜
出版日期:2008年09月07日

地雷大警告,不想被炸請勿點選READ MORE。

  失控的邏輯課,失控的推理,失控的讀者,失控的我。

  如果開學上課的第一天,教授踩進教室,就丟了一個案件給你,告訴你,這學期只要負責把這件案子解出來,就可以高分過關,你會興致勃勃地接受還是想退選?而當這件案子又有了時間限制:六個星期,解出來,或者女孩就會死,你還想繼續修這門課嗎?

  最初是抱著讀偵探小說的心態看的(所以到最後被耍了還是有點無語),嘗試陪著主角瑪莉把案情抽絲剝繭,結果卻發現事情真的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(也不是那麼複雜)。

  時間、地點、人物、動機。第一堂課教授便開宗明義點出推理的四要素,把讀者帶上了推理小說的軌道。但隨著故事的推演,會發現,案件再也不只是案件。學生試著扮演偵探獨立調查,卻沒發現自己全是被人牽著鼻子走。

  當一個人,一個你相信的人,告訴你一個女孩命在旦夕,你相信他說的話幾分?當你發現或許還有一個女孩遭遇不測,你會選擇伸出援手,還是撒手離開?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someone you don't even know?

  後來伊莉莎白說,這不過是個實驗,要看看人會否「為一個素未謀面的人付出關心」。見鬼,這個實驗是做過弊的。你最好的朋友平白出現在教授發的線索照片上,誰能夠任意抽手離開?一個和你教授作業相符的女孩來到你面前,蹭在你懷中(即便你醉得不省人事),你能夠說這不過是天大的巧合?這些理由都太過私人化且針對,有失科學性。

  也或許科學依牽扯到人性就很難客觀了。

  似乎忘了說,最討厭看到推理小說的結局原來是場陰謀。或許是被古典推理小說慣壞了,感覺陰謀都是別人設計好的,就不再像是作者在和讀者鬥智,而是作者作弊地畫了圈套給讀者跳。較勁較量的緊張感不見了,也不沒有兇手計謀被偵探穿破的恍悟,相較之下,感覺就不再那麼吸引我了。

  原來這門邏輯課教授的不是邏輯推理,而是人性。



P.S 如果就推理小說的角度,並不推;但就研究人性的觀點來說,是OK的一本小說。


2009.1.20 這本書封面比較漂亮我跟你說

0 feedback:

  © Blogger template 'Minimalist E'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8

Back to TOP